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文化

東西問|民主改革65周年,西藏如何走出現代化之路?

發布時間:2024-03-28 16:04: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3月27日電 題:民主改革65周年,西藏如何走出現代化之路?

  作者 格桑卓瑪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社會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尕爾姐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社會經濟研究所實習研究員

  今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5周年。1959年3月28日,中國國務院發布命令解散原西藏地方政府,廢除了統治西藏數百年的封建農奴制度,西藏建立人民民主政權。

  這是西藏歷史上最廣泛、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西藏自此建立起全新的社會制度,開啟了西藏人民當家作主的新時代,譜寫了人類文明史上的光輝篇章。

  65年來,經過各族人民的努力奮斗,西藏走上社會進步、經濟繁榮、民生改善、民族團結的現代化發展道路。當前,西藏經濟社會全方位發展,正處于歷史最好的發展階段。

  政治制度實現歷史跨越

  民主改革之前,西藏長期處于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社會,封閉落后,生產力水平十分低下。1959年開展的民主改革徹底廢除了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使西藏社會制度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實現了邁向社會主義制度的偉大跨越。

  1965年9月,西藏自治區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拉薩開幕,宣告西藏自治區正式成立。這標志著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在西藏全面確立,西藏實現了向社會主義制度的歷史性跨越。

  今天,西藏各項政治制度日益完善。目前,西藏全區四級人大代表42153名,藏族和其他少數民族占89.2%,共有24名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其中藏族和其他少數民族代表占66.7%;西藏自治區本級現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規和具有法規性質的決議、決定129件,內容涉及教育、醫療、文化、衛生、鄉村振興、環境保護等多個領域,聚焦“四件大事”(穩定、發展、生態、強邊)、聚力“四個創建”(著力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區、高原經濟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國家生態文明高地、國家固邊興邊富民行動示范區)的地方性法規體系初步建立。

  經濟民生顯著發展改善

  西藏曾是全國唯一省級集中連片貧困地區。通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出發點、落腳點,西藏地區生產總值從1959年的1.74億元(人民幣,下同),增長至2023年的2392.67億元。2019年底,西藏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提前一年實現脫貧摘帽目標,徹底擺脫了困擾高原上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為世界樹立了生態脆弱地區脫貧解困的典范。

  當前,西藏城鄉居民收入持續快速增長,年均增長率在10%以上。2023年,西藏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8983元,高出全國平均水平2.4個百分點,全國排名第一。

  在教育方面,“包吃、包住、包學習費用”的教育“三包”政策和優質教育資源,幫助了西藏教育發展。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西藏每10萬人中擁有大學文化程度的有11019人,新增勞動力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至13.1年。

  此外,產業發展方面,非農產業成為西藏社會主要財富來源和就業領域,數字經濟從無到有,清潔能源產業從小到強,現代經濟特征加速呈現。社會保障方面,西藏全面建立了以養老、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五大保險為主體的社會保障體系,實現了社會保險覆蓋率100%。這些經濟和民生發展,使民眾更有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全國對口援藏促進交往

  在西藏,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歷史底蘊深厚綿長,各項對口援藏活動大大促進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正扎實穩步推進。

  65年來,大批干部進藏,克服高寒缺氧困難,與西藏人民一同修筑康藏(后改為川藏)、青藏、新藏、滇藏公路,推動西藏各項事業發展。近年來,又完成了青藏鐵路建設,川藏鐵路也正在如火如荼地施工中。

  隨著基層政權體系建設日益完善和各項社會事業蓬勃發展,各族干部群眾一起生活、共同奮斗,涌現出許多民族團結的感人佳話。

  1994年,中央建立了對口援藏制度,有關省市、中央企業對口援助西藏不同地區,不僅給予資金項目援助,還派遣干部進藏,三年一換。1994年至2022年,先后有10批共11900名援藏干部人才支援西藏。僅“十三五”期間,17個省市規劃安排援藏項目就達1260個,完成總投資200億元。

  除了干部人才和資金項目的“引進來”之外,西藏還強化“走出去”戰略。在學生培育方面,自1985起,區外興辦西藏中學等,截至2023年共培養16萬余名學生。在干部培養方面,加大西藏干部的異地培訓、掛職、任職規模。在就業方面,2012年就業援藏工作啟動以來,內地優質企業、事業單位和政府機構持續為西藏籍高校畢業生提供就業崗位,據統計已有1萬多名畢業生通過就業援藏實現異地就業。2022年第三次對口支援西藏工作會議后“請進來、走出去”力度加大,基層干部、婦女代表、致富帶頭人、學生代表等各類團組赴東部省市參觀交流,一些省市積極探索村鎮對接、共同創業興業等新形式。

  雪域高原不斷創造奇跡

  65年來,西藏的生態環境保護取得優異成績。目前,西藏50%的國土面積被劃入生態保護紅線,森林覆蓋率提高到12.31%,草原綜合植被蓋度率為47.14%,空氣質量整體保持優良,居全國前列。西藏仍是世界上最潔凈的地區之一,也是全球可持續發展的示范地區。

  同時,作為中國西南邊疆的重要門戶,西藏是重要的國家安全屏障,邊境線長達4000多公里,“強邊”是西藏工作四件大事之一。當前,邊境地區21個縣、112個鄉鎮、670個行政村的基礎設施及生產生活條件全面改善,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升,主電網延伸至全部邊境鄉(鎮),實現了村村通郵、移動通信網絡全覆蓋。

  作為邊疆門戶,西藏也高質量融入共建“一帶一路”發展建設,參與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秉持以鄰為伴、與鄰為善的理念,西藏著力打造了樟木、吉隆、普蘭、里孜、日屋口岸和亞東貿易通道,建成數十個邊境小額貿易市場,全方位推進互聯互通能力提升。邊境建設的推進,也改善了邊民生產生活條件,提升了守邊固邊能力,國防穩固、邊境富裕取得積極進展。

  65年滄桑巨變,65年輝煌成就。民主改革以來,西藏各項事業蓬勃發展,居民生活顯著改善,在雪域高原上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當前,西藏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創新活躍、人民幸福,社會從持續穩定轉向長治久安,國民經濟從快速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生態環境從強化保護、有效治理轉向建設生態文明高地,邊境建設從穩邊固邊轉向富民強邊。通過各族人民的努力奮斗,新時代的西藏將繼續走好這條具有西藏特色的中國式現代化之路。(完)

  作者簡介:

  格桑卓瑪,西藏拉薩人。1998年畢業于中央民族大學少數民族經濟專業,獲得碩士學位。現任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社會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1998年以來,在《中國藏學》等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和參加學術會議提交論文共計十余篇,主持及參與國家重點課題和十多項,出版著作《基層社區醫療政策目標的可行性分析》,并參編多部著作。主要研究領域為藏學、民族經濟學、區域經濟學等。

  尕爾姐,藏族,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社會經濟研究所實習研究員。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波多野吉不卡中文av,欧美性XXXX潮喷图片,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区,免费农村一级特黄大真人片p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国产日韩亚洲中 |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亚洲性爱之国产精品 | 亚洲怡红院久久精品综合 | 亚洲成a人片在线天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