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記者手記:結婚照講述漢藏一家親,無花果見證兩岸同胞情

發(fā)布時間: 2025-01-05 13:35:00 來源: 中國臺灣網(wǎng)


圖為臺灣《旺報》前副社長刁明芳(右)向現(xiàn)場記者展示方圓(左)的結婚照。(中國臺灣網(wǎng)記者 李寧 攝)

  “扎西德勒”“歡迎你們回來!”在咱里村傘崗坪觀光平臺,身著盛裝的藏族同胞手捧潔白的哈達,歡迎第五季“掌上蜀show”兩岸新媒體體驗采訪團的到來。巍巍青山下,藏族同胞熱情地拉著大家的手跳起鍋莊舞,一時間,歌聲、笑聲越過山崗,飄灑在甘孜大地。

  咱里村,位于四川省甘孜州瀘定縣瀘橋鎮(zhèn),緊鄰大渡河,距川藏“動脈”318國道不到兩分鐘車程。

  方圓是采訪團此行在甘孜州的第一個采訪對象。大巴車抵達時,身著傳統(tǒng)藏族服飾的方圓已在路口等待。熱情打過招呼后,她便領著大家往家中走。在通往她家的路上,環(huán)繞著棵棵果樹,枝葉茂密,碩果高掛,一片美麗和諧的農(nóng)村景象。

  今年30歲的方圓是藏族人,藏名為青米拉措,丈夫馮林德是漢族人。

  從屋外看,他們的房子與普通漢族民居無異,兩層樓,白墻鐵門,二樓裝著大大的落地玻璃窗。走進屋里,卻別有洞天,從地板到裝飾全為木制結構,金碧輝煌,是典型的藏族風格。


方圓熱情地為大家倒酥油茶。(中國臺灣網(wǎng)記者 吳曉龍 攝)

  熱情的方圓領大家到二樓就坐,茶幾上早已擺滿了果盤,盛放著蘋果、紅棗、葡萄、瓜子等水果小吃,方圓一邊為大家倒酥油茶,一邊招呼著。隨后,來自臺灣的媒體記者拉著方圓在沙發(fā)上就坐,想聽一聽這對夫妻的相處日常。

  “生活上有什么不一樣?”“飲食習慣都能適應嗎?”“結婚辦的什么樣式的婚禮?”……聽到這些問題,靦腆的方圓笑著表示,兩人的生活習慣并沒有因為民族差異而有什么不同,雙方都能適應,她的爺爺也是漢族,大家早已融合到一起。

  看到大家對他們小夫妻的生活十分感興趣,她走進臥室拿出了兩人的結婚照,熱情地與大家分享。結婚照上,方圓穿著潔白的婚紗,丈夫馮林德穿著筆挺的西服,兩人微笑著依偎在一起。照片記錄下這對小夫妻的幸福時刻。

  咱里村被三座大山合圍,中間是一塊開闊的壩地。透過方圓家二樓的大玻璃窗,可以看見窗外房屋錯落、山峰起伏,傍晚溫柔的光鋪至半山腰,墻上宛如掛了一幅壯美的風光畫。樓上,幾位記者圍坐在窗前愜意交談;樓下,數(shù)名臺灣青年悠閑散步。


方圓家院外的無花果樹。(中國臺灣網(wǎng)發(fā))

  “哇,這個是無花果!”院門外,來自臺灣嘉義的“阿里山的姑娘”吳冠穎像是發(fā)現(xiàn)了新大陸,指著方圓家隔壁的無花果樹激動地說。在臺灣,大家通常吃的都是無花果干,因此對長在樹上的新鮮果實都很好奇。

  聽到吳冠穎的話,一旁的主人趕忙走過來,熱情地問她“要吃嗎?”隨后便回屋拿了盆,摘下許多送給她。

  “他們真的很熱情大方。”吳冠穎被藏族同胞這一舉動深深暖了心。“好像去到一個從來沒有去過的親戚家,她們想要把家里最好吃的東西都拿出來招待我們,特別親切,沒有距離感。”吳冠穎感動地說。

  此時的樓上,交談還在繼續(xù)。從生活習慣聊到另一半的工作、孩子的教育,再到兩岸之間的同與不同,記者們與方圓相聊甚歡。

  “好像千山萬水來到這兒,走進方圓的家,又有一種熟悉的感覺,我想可能還是因為兩岸同文同種。”與方圓坐在沙發(fā)上面對面交談的臺灣《旺報》前副社長刁明芳,發(fā)出這樣一份感慨。

  她指出,方圓的待客之道、兩人之間的應對交談,都讓她感覺到,大家是受到相同的中華文化影響。她也熱情地向方圓介紹臺灣的情況,并邀請方圓到臺灣走走看看,方圓則邀請大家再來家中做客,感受這里的藏族文化。

  一場聚集了兩岸同胞以及藏漢民族的采訪,猶如一場親人般的串門交談,在歡快輕松的氛圍中結束。


咱里村被大山合圍。(中國臺灣網(wǎng)記者 吳曉龍 攝)

  結束了采訪的記者們剛走出大門,吳冠穎便從院外迎來,將手中的半個無花果,興奮地遞給其中一位記者,并分享果實由來的故事。

  閩南話里有一句俗語,“一人一半,感情才不會散”。獲贈了半盆無花果的吳冠穎將它們分給了采訪團里的臺灣朋友,因為“他們在臺灣沒有吃過新鮮的,要分給大家嘗一嘗。”

  僅留一個無花果的吳冠穎將它一掰為二,自己吃一半,另一半則等著給樓上忙著采訪的記者嘗一嘗。

  一個小小的無花果,不僅豐富了兩岸同胞的味蕾,更凝聚著相親相愛的同胞情,溫暖了彼此的心。

  “雖然來自兩岸,但大家相處起來融洽舒服,不會有格格不入的感覺。”吳冠穎表示,在大陸,大家對臺灣人反而更親切,“讓我們有回家的感覺,真的就是一家人”。

  大巴車緩緩移動,大家與方圓揮手告別。車內,有關剛剛采訪、交談的話題還在繼續(xù)。不遠處,“超級工程”興康特大橋橫跨大渡河,凌空而架,見證著這塊土地上民族交流交融、兩岸同胞團結友愛的和諧畫面。我們知道,在甘孜大地上,在祖國遼闊的疆域里,這樣的畫面正在不間斷地上演。

(責編: 賈春玲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看見 這滿眼的芬芳

    援藏的這一年,郭嘉和同事們積極推動西藏保險市場的發(fā)展。他們走村串戶,普及保險知識,提升人民群眾風險意識,讓保險理念深入這片雪域高原。 [詳細]
  • 看!藏在2024年照片里的寶“藏”

    近年來,上海精準援藏,助力日喀則薩迦縣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發(fā)展。圖為薩迦縣扯休鄉(xiāng)藏紅花種源種養(yǎng)基地內工人正在對藏紅花種子進行分類。 [詳細]
  • 專家把脈西藏氧產(chǎn)業(yè):高原旅游亟需突破“氧瓶頸”

    中國科協(xié)“科創(chuàng)中國”高原供氧保障產(chǎn)業(yè)科技服務團組織制供氧、旅游、醫(yī)學、人體工學等領域的專家和企業(yè)展開跨學科、跨專業(yè)的產(chǎn)學研交流,開展科技援藏、產(chǎn)業(yè)援藏工作。  [詳細]
email
波多野吉不卡中文av,欧美性XXXX潮喷图片,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区,免费农村一级特黄大真人片p
日本搞碰视频在线 | 一本香蕉大道在中文热线播放 | 亚洲高清无在码在线看片 | 亚洲性色第一页 | 一本久久a久久免精不卡品 日韩中文字幕第一页 | 亚洲午夜精品宅男国产天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