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1月10日 星期五
天氣:晴
地點:定日縣中心醫院、日喀則市人民醫院
一場跨越千里的“生命接力”正在進行。
在地震中頭部重傷的5歲藏族女童,從日喀則市人民醫院轉移至附近一個停機坪,通過直升機空運至拉薩貢嘎機場,轉運至成都的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救治。
晚8時許,女童被救護車和警車護送至醫院,進入兒童重癥監護室。
多方工作人員將受傷女童安全轉移。
全力救治每一名傷員,不放棄任何一個受災群眾。這是責任,也是使命。
8:30
定日縣中心醫院臨時病房
30頂應急醫療救災帳篷搭建在定日縣中心醫院西側,成為臨時病房。
一早,醫院副院長、主治醫師扎拉帶著骨科、外科、內科等科室醫生開始查房,根據病情評估治療方案。
洛桑堅參右手打著石膏,左手纏著繃帶,鼻尖處也有傷痕。他所在的雜村,是此次地震受災最嚴重的區域之一。
醫生正在囑咐洛桑堅參如何用藥。人民網記者 翁奇羽 攝
和他一起進入定日縣中心醫院救治的,大部分都是骨折、胸部外傷、頭部受傷的傷員。地震發生后,醫院第一時間打開綠色通道,安排救治,病情比較重的轉診到市級醫院。
1月10日,在定日縣中心醫院,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應急醫療救援隊醫生正在給地震中受傷的群眾進行CT檢查。人民網記者 翁奇羽攝
“房子倒了,把我也砸倒了,被弟弟救起時,就看到了不遠處閃爍的紅燈?!甭迳詤⒄f,“救護車來了,我就踏實了。”
1月10日,在定日縣中心醫院,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應急醫療救援隊醫生正在查房,了解受傷群眾病情。人民網記者 翁奇羽 攝
10:00
日喀則市人民醫院兒科病房
曲珍抱著孩子來回踱步,邊走邊哄。5個月大的嬰兒,是地震后日喀則市人民醫院接收的年齡最小的病人。
地震時,孩子被磚頭砸中了肚子,一直哭鬧不止,讓曲珍揪心不已。
醫生詳細檢查后,發現嬰兒主要問題是腸梗阻、巨結腸,并排除了腹腔出血和腸壞死。
經過一夜的藥物治療及直腸減壓術,孩子的情況轉好,如今已經基本痊愈。
曲珍和她的孩子。人民日報記者 徐馭堯 攝
“別擔心,孩子很快就能出院了!讓家人準備好來接吧!”醫生告訴曲珍。
“謝謝,曼巴啦!”
曲珍彎著腰,拉著醫生連連稱謝。
藏語中,曼巴是醫生的意思,啦作為后綴表達尊重。
1月9日,在定日縣長所鄉古榮村安置點,受災群眾感謝西藏軍區陸軍某部隊衛生員的醫療救治。人民網記者 翁奇羽 攝
14:00
日喀則市人民醫院骨科病房
病房里,扎西躺在床上。醫生走進門來,和扎西打著招呼,檢查傷處愈合情況,詢問他的感受,和他詳細說明現階段的注意事項。
醫生在巡查。人民日報記者 徐馭堯 攝
不久前,扎西從廢墟中被救起,肢體出現壞死,診斷專家組的醫生第一時間給他做了手術。
“醫生一抵達災區,就開始準備手術。他們千里迢迢來救治我們,我特別感動。”扎西感激地說。
將扎西從鬼門關拉回來的醫生叫于德剛,是來自上海的援藏醫生。
1月9日,在定日縣長所鄉古榮村安置點,西藏軍區陸軍某部隊軍醫正在為群眾進行醫療問診。人民網記者 翁奇羽 攝
1月9日,在定日縣長所鄉古榮村安置點,西藏軍區陸軍某部隊衛生員正在為小朋友處理傷口。人民網記者 翁奇羽 攝
在人民醫院,來自各地的醫護人員奮戰在手術臺、監護室和病床前,竭力救治著每一位傷員。目前,受傷人員已全部收治,在院接受治療人員91人,2名重癥人員已轉運至自治區人民醫院救治。
(羅桑、扎西均為化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