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桑珠孜區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深入貫徹落實全國、全區、全市組織部長會議精神,始終堅持以組織路線服務保證政治路線的高度自覺,牢牢把握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的基本思路和重點任務,突出重點、精準發力,在桑珠孜區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中取得成效。
突出統籌謀劃 筑牢戰斗堡壘促振興
桑珠孜區堅持把基層黨組織建設作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帶領群眾致富、維護社會穩定、守衛邊疆領土、開展反分裂斗爭的堅強戰斗堡壘,堅持大抓基層鮮明導向,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圍繞提升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推動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
——種好“責任田”。桑珠孜區壓實區、鄉、村三級書記抓鄉村振興責任,嚴格落實縣級干部包鄉(街道)、鄉(街道)干部包村(社區)、村(社區)“兩委”和駐村工作隊包戶的責任體系,層層壓緊壓實各級黨組織主體責任、黨組織書記“第一責任人”責任、班子成員“一崗雙責”,形成“黨政主要領導統籌抓、部門分管領導靠前抓、單位主要負責同志親自抓、班子成員配合抓、鄉村干部上門抓”的鄉村振興責任體系和工作機制,集中優勢力量、形成強大合力。2023年以來,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和鄉村振興工作的重要論述50余次,確保始終沿著正確政治方向抓工作、抓執行、抓落實;黨政主要負責同志聽取匯報23次、議定事項20項、實地調研38次,切實做到親自部署重要任務、協調重點環節、解決重大問題;31名縣級領導干部發揮關鍵作用,帶頭干、領著干,深入分管領域、包保聯系點指導工作,實現轄區脫貧戶、監測戶群眾調研走訪全覆蓋。
——建好“橋頭堡”。以“珠峰領航·首位度桑珠孜”黨建品牌建設為引領,堅持系統觀念、創新突破,抓基礎、抓規范、抓提升、抓亮點,常態化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實施村(社區)黨組織活動場所提檔升級項目,以點帶面推進基層黨組織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基層黨組織在鄉村振興中的影響力、號召力、凝聚力不斷增強。
——配好“領頭羊”。堅持抓基層、強基礎、固基本工作導向,綜合考慮學歷、年齡、能力等因素,結合屆中調整,調整撤換村(社區)“兩委”班子成員76人,實現新任村(社區)“兩委”班子成員100%是黨員、平均年齡36.14歲(比調整前降低3.34歲)。認真組織開展基層黨組織書記鄉村振興“五比五看”擂臺比武活動,不斷激發村(社區)干部愿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內生動力。
——育好“主力軍”。抓實基礎環節,落實基本要求,制定黨員發展指導性計劃,注重從大中專畢業生、優秀青年、致富能手、退役軍人、各類專干中培養發展黨員,2024年從農牧區發展黨員15名。充分發揮推進鄉村振興“尖兵”作用,選派駐村工作隊142支340名、第一書記142名,推動人才和智力不斷向鄉村集聚,向基層延伸。
突出多措并舉 壯大集體經濟促振興
桑珠孜區東嘎鄉地處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大量高質量產業和招商引資項目無法落地實施,村干部干事創業、擔當作為的信心不足、決心不強,導致各村發展集體經濟思路不廣。為有效解決此問題,東嘎鄉每年從村集體收益中設立村干部干事創業、擔當作為激勵資金7萬元。在此舉的激勵下,2023年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243.9萬元,全鄉集體經濟收入達5萬元行政村22個,占78.6%,同比增長633.3%。
桑珠孜區堅持把發展壯大集體經濟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精準施策、聯動發力,大力發展特色種植養殖、鄉村旅游、房屋租賃等產業,持續推動鄉村產業提檔升級,助推集體經濟換擋提速,為全面推動鄉村振興蓄勢賦能。
桑珠孜區嚴格落實《日喀則市激勵村(社區)干部干事創業擔當作為的若干舉措》,充分調動村(社區)干部參與村集體經濟的積極性、主動性。同時,把建設“聯村黨委”作為黨組織建在產業鏈上、黨員聚在產業鏈上、群眾富在產業鏈上的創新探索,在總結聶日雄鄉組建“聯村黨委”共同致富的經驗基礎上,成立5個聯村黨委,走出一條“黨委領導、村村聯合、產業聚集、抱團發展”的黨建引領鄉村產業發展新路徑。
鄉村要振興,因地制宜選擇富民產業是關鍵。桑珠孜區堅持立足實際,因地制宜,用好資金、盤活資源,通過經營資產、產業帶動、合作共贏、鄉村旅游等有效舉措,增強村(社區)集體經濟“硬實力”,結出致富果。2023年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5萬元以上村(社區)89個,其中13個村集體經濟超過百萬元,群眾的腰包漸漸鼓了起來。
突出黨建引領 完善治理體系促振興
桑珠孜區突出問題導向、基層導向,著力完善基層社會治理體制機制,構建起區委統籌、組織聯建、工作聯動、隊伍聯合、服務聯辦、保障聯享、責任聯查的基層社會治理體系,為鄉村振興保駕護航。
“書記項目”是強化主責主業意識、狠抓黨建主體責任落實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動黨建與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互促互進的重要載體。桑珠孜區委書記分別把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黨建引領和美鄉村建設作為2023年、2024年“書記項目”,桑珠孜區14鄉(街道)、179個村(社區)黨組織書記聚焦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環境整治等領域,主動認領“書記項目”,切實撬動資源解決基層“老大難”問題,切實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同時,桑珠孜區制定《桑珠孜區基層網格運行制度》等4項制度,按照人口規模適度、服務管理方便、資源配置有效、功能相對齊全原則,將原有的659個基層網格調整為316個,全面構建“橫到邊、縱到底、全覆蓋、無死角”的網格服務管理體系,優化網格布局、激發善治活力。
桑珠孜區把推行群眾積分制管理作為推動黨建引領和美鄉村建設的重要抓手,制定印發《桑珠孜區群眾積分制管理指導意見(試行)》,細化正負面清單,以基礎分“鑄魂”,加分項“賦能”,負面扣分“糾偏”,在桑珠孜區上下形成“黨員帶動、積分驅動、村民主動”的濃厚氛圍。自積分制推行以來,圍繞基層黨建、社會治理、鄉村振興等中心任務和重點工作開展積分活動700余場次,參與農牧民群眾6萬余人次,累計兌換價值12萬余元的物品,群眾從“旁觀者”變為了“參與者”“實踐者”,實現了“一人帶動一家,一家帶動一組、一組帶動一村”,有效激活了群眾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神經末梢”。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