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這位名叫邊巴次仁的年輕人,他的故事如同高原上的格?;?,堅韌而美麗。1994年,邊巴次仁出生在林芝市察隅縣的一個邊境小村莊,當時,家里并不富裕,唯一的經濟支柱是他年邁的母親,她常年務農,收入微薄。然而,生活的艱辛并沒有讓邊巴次仁屈服,反而激發了他對改變命運的渴望。
2013年,邊巴次仁憑借優異的成績,考入了上海金融學院,成為西藏考生中第一批考入這所學院的學生。這一刻,他仿佛看到了夢想的曙光在前方閃耀。在上海的日子里,他勤工儉學,努力學習金融專業知識。他深知,好好學習,才能用自己所學的知識為家鄉、為像他一樣的農牧民家庭帶來改變。
畢業后,邊巴次仁回到了西藏,加入了拉薩市首家村鎮銀行——西藏堆龍民泰村鎮銀行。在這里,他如魚得水,迅速成長為一名業務骨干。他深入偏遠牧區、鄉村,宣傳金融、扶貧產業融資政策,用專業知識為農牧民和小微企業架起金融橋。
六年時間里,邊巴次仁先后擔任客戶經理、扶貧項目融資負責人等多個職位,為小微企業辦理扶貧項目貸款32筆,涉及金額6800萬元;辦理精準扶貧貸款200筆,涉及金額2500萬元。他帶領扶貧貸款小組走訪堆龍德慶區31個行政村,發放農戶貸款754筆,貸款涉及金額6786萬元。通過發放扶貧項目貸款、介紹就業、幫助創業等方式,邊巴次仁幫助眾多貧困戶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
邊巴次仁的初心不僅僅是一句口號,更是他始終如一在堅定踐行的使命。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什么是責任、什么是擔當。他的故事激勵著更多的人像他一樣勇敢追夢、不懈奮斗。
邊巴次仁表示,他對未來充滿了期待,也將繼續用金融的力量為家鄉、為農牧民群眾帶來更多的幸福和希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