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兩會快評】一顆小種子,事關14億人的“米袋子”

發布時間: 2021-03-04 20:24:00 來源: 中國西藏網

  中國糧主要用上了中國種。

  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首場“委員通道”上,全國政協常委、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萬建民的這句話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萬建民介紹,經過“十三五”育種科技攻關,良種對我國糧食增產的貢獻率在口糧上已經達到54.85%。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96%以上,自主選育品種面積占比超過95%。

  在今年1月12日舉行的“科技創新引領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上,萬建民也曾介紹,2020年,我國人均糧食占有量達到478公斤,比2016年增加7.3%,遠高于400公斤的世界平均水平。水稻、小麥、玉米等谷物自給率超過95%;其中,稻谷、小麥等口糧產需有余,完全能夠自給,進出口主要是品種調劑,中國人的飯碗已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民以食為天,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而種子則是決定產量的基本要素,也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基礎。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中提到,要打好種業翻身仗。加強農業種質資源保護開發利用,深入實施農作物和畜禽良種聯合攻關;加強制種基地和良種繁育體系建設。

  中國糧主要用上了中國種,既是糧食安全的多一重保障,也反映了我國在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基礎研究、核心技術、重大產品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與此同時,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已經“吃得飽”,更希望“吃得好”。不斷創新核心技術、健全商業化育種體系,改良創制優質種質,不僅是對種源“卡脖子”問題的技術攻關,更是不斷為廣大人民創造更加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任何時候都是真理。”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中國作為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大國,我們靠自己的雙手解決了吃飯問題。筑牢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我們還需進一步打好種業翻身仗,強優勢、補短板、破卡點,加快技術創新,推進種業高質量發展,讓廣大人民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中國西藏網 文/歐帆)

(責編: 陳浩力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email
波多野吉不卡中文av,欧美性XXXX潮喷图片,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区,免费农村一级特黄大真人片p
亚洲欧美一二区日韩高清在线 | 日韩全裸美女1区2区在线免费观看 | 婷婷色香五月综合缴缴情香蕉 | 日韩国产欧美亚洲一区不卡 | 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污污污 | 日韩在线中文天天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