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華夏,春滿神州。甲辰龍年春節前夕,同心·共鑄中國心志愿者代表從格爾木出發,沿青藏公路一路前往拉薩,開展與沿途高原人民一起過大年的旅程。
“天路”巍峨,精神閃光
1954年5月,青藏公路在格爾木破土動工,慕生忠將軍帶著千名筑路大軍,憑借鎬、鍬、錘等工具,用時僅7個月零4天,修通了格爾木至拉薩的雪域“天路”,在世界屋脊上架起了“金橋”,創造出世界公路建設史上的奇跡。青藏公路沿線的多座大山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筑路軍民時刻都面臨著高寒、缺氧、氣候多變、多年凍土不化等惡劣的施工條件。修路過程中,慕生忠將軍總是身先士卒,堅守在最危險、最困難的地方。他在鐵鍬把上刻下的“慕生忠之墓”5個字,彰顯的是“兩路人”不畏艱難險阻的革命英雄主義,展現的是對理想事業的堅定與忠誠。
如今,當我們漫步在將軍樓公園、望柳莊,第一代格爾木人當年種下的楊樹、柳樹已蔚然成蔭,很多樹已經粗得連一個成年人都合抱不過來了。依托青藏公路,現在的格爾木已經是戈壁上一座“半城綠色半城樓”的現代化城市。
將軍樓公園里的筑路忠魂雕塑。李一凡 攝
鴻雁天路,最美郵遞
皚皚雪山,巍巍昆侖;茫茫戈壁,蒼茫大漠……從格爾木市到唐古拉山鎮,南北綿延著近500公里的冰雪地帶。一條從格爾木市延伸開來的郵路,一直通往“長江源頭第一鎮”唐古拉山鎮。這條“綠色補給線”沿途穿越昆侖山口、風火山口、可可西里無人區,人跡罕至、自然環境極為嚴酷。在這條穿越“生命禁區”的郵路上,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格爾木市分公司攬投員葛軍一個人、一輛車,一走就是10多年,穿越在千里風雪郵路上,用行動詮釋著對郵政事業、青藏高原的無限熱愛。
同心·共鑄中國心志愿者代表來到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格爾木市分公司,為“鴻雁天路”投遞員、黨的二十大代表葛軍送上高原抗疫藥箱和新年祝福。葛軍說,既然他選擇了這份工作,就要一直堅持下去,用一名共產黨員的實際行動踐行高原郵政人的使命和擔當,把全部精力都貢獻給雪域高原,貢獻給“鴻雁天路”,貢獻給最熱愛的郵政事業!
北京同心共鑄公益基金會志愿者為葛軍送上高原抗疫藥箱。陳明 攝
動物天堂,可可西里
從格爾木出發,翻過巍巍昆侖,進入青海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煙塵稀少、環境惡劣的可可西里,是人類的“禁區”,卻是野生動物的天堂。這里有許多珍貴的野生動物,如藏羚羊、野牦牛、藏驢、藏原羚等。4.5萬平方公里的荒原、繁衍其間的生靈、人跡罕至的雪山湖泊,構成了可可西里最為壯美、最具特點的生態圖景。
悠閑漫步的藏羚羊。陳明 攝
可可西里保存了藏羚羊完整生命周期的棲息地和各個自然過程的生動景象。2016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宣布將藏羚羊的受威脅程度從瀕危降至近危。如今,當人們沿著青藏公路驅車經過可可西里時,隨時可以看到公路兩旁隨意溜達覓食的藏羚羊群,它們與人類對視的眼神不再有恐懼與絕望,而是好奇與信任。
奔走的藏野驢。陳明 攝
雪域之巔,生命贊歌
“天下第一道班”是青藏公路109道班的榮譽名稱,位于海拔高度超過5200米的唐古拉山,冰天雪地、氣候惡劣、生命極限是人們對這里的深刻印象。同心·共鑄中國心志愿者代表在除夕夜來到“天下第一道班”,送上新春慰問品、藥品,與34名職工在海拔5200米的地方載歌載舞,共度新春佳節。當晚一行人入住道班的救助站,切實體驗道班職工的真實生活。
標記唐古拉山海拔5231米的石碑。陳明 攝
青藏公路109道班自1954年成立以來,工人換了一茬又一茬,有的是子承父業、有的是夫妻、有的是兄弟,他們幾乎都患有高原性心臟病、風濕性關節炎、高血壓、肺氣腫等4種以上的疾病。但工人們在道班安家扎根,樹立了“養路為業、道班為家、人在路上、路在心上”的主人翁精神。
道班成立至今,他們救助的人不計其數,但從未向被救助者收過一分錢。109道班珍藏著十多本旅客留言,在道班救助站的墻壁上,掛滿了旅客送來的錦旗,字里行間滿是得到幫助的人們對道班的感激之情。在這條公路線上,有多少因病或缺少氧氣而危及生命的人得以救治,有多少被風雪所困的人們享受了溫暖,有多少車禍、事故等不測的困難得到解決。這一切全部凝固于道班會議室里那一面面紅色的錦旗和獎狀,長久地留在了這個充滿愛心的道班里,又隨著那熱盈盈的淚水和頻頻揮手的告別和致謝而帶向遠方……
“天下第一道班”高原養路護路職工們默默踐行著“兩路”精神,在漫漫青藏線上“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用熱血和忠誠書寫了一部艱苦創業、勤儉養路、甘當路石、奉獻終身的不朽史詩!
北京同心共鑄公益基金會代表與“天下第一道班”職工合影。陳明 攝
高原腹地,那曲安多
那曲市安多縣,地處西藏北部、青藏高原腹地,北與青海、新疆相連,109、317國道貫穿全境,是西藏自治區承南繼北、東接西連的交通樞紐,也是通往祖國各省市的北向重要通道。
今年春節和藏歷新年期間,安多縣灘堆鄉為感激黨和國家的關心關懷,歌頌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鄉村文藝隊精心準備了精彩紛呈的文藝節目,以嶄新的面貌和昂揚的精神展現新時代牧民群眾的精神風貌和幸福生活,舉辦了“鄉村振興 那曲奮進”藝術成果暨“龍和新年 福祈新歲”慶兩節聯歡活動。在當地干部和農牧民群眾的熱情邀請下,同心·共鑄中國心志愿者一行也加入到該活動中,與200多名干部職工和牧民群眾在灘堆鄉文化站歡聚一堂、載歌載舞,共同歡度了一個難忘而充實的大年初一。
安多縣灘堆鄉開展文藝演出。龍真多吉 攝
甲辰龍年,同心之路
這個春節,雖然沒能回家與家人團聚,但從青海格爾木出發,翻過巍巍昆侖、走過三江源、穿過可可西里、跨過唐古拉,陪伴著一群春節假期仍在高原一線堅守的人,在青藏高原與各族同胞、志愿者們共度新春佳節,成就了人生一段難忘的記憶。他們的堅守,不僅是對職責的忠誠,更是對“中國心”的最好詮釋。
在這個充滿希望的節日里,我們向所有堅守在青藏高原的工作人員致以最崇高的敬意。讓我們一起攜手,共鑄中國心,讓“兩路”精神成為激蕩每一個人心靈的情感共振,共同迎接偉大祖國更加繁榮昌盛的未來。(中國西藏網 通訊員/陳明)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