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訊 8月21日,第四屆藏學珠峰論壇在四川成都開幕。來自北京、西藏、四川、云南、甘肅、青海等地30多家高校和科研機構的90余位專家學者出席論壇。
圖為第四屆藏學珠峰論壇開幕式 陳鵬宇 攝
本屆論壇圍繞“中國式現代化的西藏實踐與藏學發展”主題,深入探討新時代西藏各項事業取得的全方位進步、歷史性成就,以及中國藏學事業的新發展。
開幕式上,中國藏學研究中心黨組書記陳宗榮致辭表示,新時代藏學研究要面向黨和國家涉藏工作大局、面向西藏和四省涉藏州縣實際、面向國際藏學研究現實。要了解掌握國際藏學界的動態,積極與他們交流合作,傳播具有中國特色、世界影響的藏學學術思想,引導國際藏學輿論,掌握國際藏學話語權。藏學研究還要堅持把論文寫在青藏高原上。
在主旨發言環節,西南民族大學教授萬果表示,中外涉藏研究在地緣因素、資料素材、管理體制、成果轉化等方面存在差異,學科化發展路徑的不同是差異的主要原因。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西藏實踐的進程中,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國藏學研究成果提升了中國在涉藏議題上的國際傳播影響力、文化感召力、話語說服力、國際輿論引導力,給予了講述中國西藏故事的素材和底氣。
西藏藏醫藥大學校長、教授米瑪在發言中回顧了西藏藏醫藥人才培養的歷史沿革,并以西藏藏醫藥大學為例講述了藏醫藥人才培養的創新模式和方法。西藏藏醫藥大學在黨和政府的親切關懷下,積極探索藏醫藥高等教育辦學之路,培養了8000余名政治合格、業務精湛、勤于創新、勇于奉獻的藏醫藥專業人才,助力中國式現代化的西藏實踐。
蘭州大學青藏高原人文環境研究院教授毛生武認為,青藏高原文化傳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本人文精神要素,總體與中原文化擁有共同的人文思想和文化基礎,又具有鮮明的地域特點和民族文化特質,以及豐富多彩的表達樣態。這種根本人文精神的共同、共通和同質、一體,構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理論建構的一個重要方面。
主旨發言后,論壇安排了兩場討論會。據介紹,藏學珠峰論壇由中國西藏文化保護與發展協會和中國藏學研究中心聯合舉辦。自2010年首次舉辦以來,論壇參與面逐年擴大、認可度不斷提升,推出了一批學術水平高、應用價值強的創新成果,形成了較好的社會影響,已成為藏學界切磋學術、建言獻策的重要平臺。(中國西藏網 記者/夏炎 蘇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