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鄉村振興 擼起袖子加油干(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牢記初心使命 爭取更大光榮)
細雨過后,一棵棵掛滿青色果實的核桃樹,更添幾分綠意。
在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港溝街道冶河村,濟南市鄉村振興服務隊歷城二隊隊員和冶河村兩委成員共10多人,在核桃園里席地而坐,討論之前的經驗得失,謀劃今后的重點工作。
服務隊隊長、濟南市城鄉交通運輸局副局長楊勇揚了揚手中的報紙:“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發出號召。作為共產黨員,我們必須牢記初心使命,堅定理想信念,踐行黨的宗旨,繼續擼起袖子加油干,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兩年前,他帶領9名黨員組成這支鄉村振興服務隊,一頭扎進冶河村等5個村莊。
針對冶河村的實際情況,服務隊精心調研,精準施策,推動全村600多畝核桃林集中流轉至專業合作社,并開展標準化改造,初步建成現代化核桃生產基地。
“原來一畝地種100多棵核桃樹,產量低,品相孬。現在我們減少到30棵,產量高,品質好,銷售價格提高了1/3。”服務隊隊員王燕對核桃園的提質升級很有感觸,“產業興旺了,鄉村振興就有保障。”
“咱村種核桃起步早,有名氣。這幾年市場飽和,村里管理粗放,核桃產業發展遭遇瓶頸,幸虧來了服務隊把脈開方!”村黨支部副書記李文慶說,“村民現在的日子比過去強多了。王啟利家以前種6畝核桃林,每畝收入也就六七百元,還經常滯銷。如今,全部流轉給合作社,一年租金6000元,到核桃園打工還能每月掙到3000多元。”
眼下,以核桃園為中心,服務隊正助力港溝街道打造一個集果品生產加工、生態旅游等為一體的綜合體驗中心,以產業振興帶動農民增收,把核桃品牌做大做強。
“腰包雖然鼓了,要做的事還有很多。”村委會副主任王啟軍說,“這不,昨天接到村民電話,飲用水遲遲來不了。”
港溝街道工作人員張琪琦解釋:“村里自來水管道老化,跑冒滴漏多,部分村民用水出現問題。”
“我們準備拿出50萬元資金改造管道,讓鄉親們喝上安全穩定的自來水。”楊勇當場表態,“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和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這就是我們工作的方向。”
“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越學越提氣,越學越有勁,前進方向明確,肩上擔子更重!”張琪琦說。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咱跟村民們一起當主角!”服務隊隊員紛紛表態。
“今后的冶河村,到底是啥樣?”熱烈的討論,吸引了正在一旁鋤地的村民。
“好樹好果好山水,百姓住在風景里!”楊勇回答。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農業現代化 “黔景”無限好——鄉村振興看貴州
黨的十八大以來,貴州省923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66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9000個貧困村全部出列,易地扶貧搬遷192萬人,徹底撕掉絕對貧困標簽,在貴州大地上書寫了中國減貧奇跡的精彩篇章。[詳細] -
“五美”鄉村 “贛”出精彩——鄉村振興看江西
“五美”鄉村 “贛”出精彩——鄉村振興看江西.[詳細] -
【地評線】紫金e評:緊握“接力棒”,奮力開啟鄉村振興新征程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詳細]